• 2015年第31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于稀土催化在苯乙烯中合成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三元共聚物

      2015, 31(9):1-6.

      摘要 (58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钕系稀土催化剂Nd(P204)3/Al(i-Bu)2H/CHCl3,以苯乙烯为溶剂兼做单体,进行苯乙烯(St)/异戊二烯(Ip)/丁二烯(Bd)三元共聚合反应,制备St/Ip/Bd三元集成橡胶(SIBR)。研究了经Ip、Bd陈化的催化剂对聚合活性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催化剂各组成用量对共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中只有加入Ip或Bd陈化后才具有聚合活性;随着[Al]、[Cl]、[Nd]用量的增加,SIBR中St组分含量逐渐升高并在一定范围内可实现调控;[Cl]用量变化对SIBR高立体选择性和相对分子质量控制稳定性最好,其Ip、Bd组分1,4-结构含量均在98%以上,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均控制在2×105左右;[Al]、[Nd]用量增加,SIBR相对分子质量下降、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SIBR只有1个Tg,且随着St和Ip组分含量增加而升高;合成了Ip、Bd组分1,4-结构高立体选择性(>95%)的无规SIBR。

    • 端叠氮基聚丁二烯的合成与表征

      2015, 31(9):7-10.

      摘要 (68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拓展Cu(I)催化端炔基/叠氮基环加成反应(CuAAC)在聚丁二烯预聚物体系中的应用,以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为反应底物,通过端基官能团改性成功制备了端叠氮基聚丁二烯(ATPB)目标预聚物。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TPB谱图中的HTPB端羟基峰消失,同时2097 cm-1出现叠氮基特征峰。核磁共振碳谱分析表明,HTPB谱图中与羟基相连碳原子的特征吸收峰在ATPB谱图中彻底消失,同时在δ52.81出现与叠氮基相连碳原子特征吸收峰,HTPB端基改性彻底,生成了ATPB。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HTPB端基改性过程并未影响该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元素分析表明,目标产物ATPB端叠氮基含量为0.67 mmol/g,与理论值一致。

    • 磷氮接枝木质素磺酸盐的合成及成炭阻燃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

      2015, 31(9):11-16.

      摘要 (53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木质素磺酸盐(LS)、三氯氧磷和咪唑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制备“三源一体”的高分子膨胀型阻燃剂——磷氮接枝木质素磺酸盐(PNLS),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X射线能谱(EDS)及热重分析(TGA)对其结构和热性能进行分析表征;探讨了PNLS对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TPO)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NLS的FT-IR和1H-NMR谱图中出现明显的特征峰,与目标产物结构一致;磷、氮元素的含量分别达到21.03%和5.63%;TPO/PNLS初始分解温度为213 ℃,700 ℃的残炭量为33.79%。阻燃性能测试表明, TPO/PNLS体系的氧指数达29.4%,且体系能够通过UL94V-0级。SEM分析显示体系残炭炭层完整致密。FT-IR表明PNLS中的磷酸酯键使炭源脱水成炭。

    • 环保型阻燃含氟水性聚氨酯的设计合成及性能

      2015, 31(9):17-22.

      摘要 (45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铜催化的偶极环加成反应,采用短链2-叠氮乙酸全氟己基乙醇酯(Rf-N3)对端炔基功能化水性聚氨酯(WPU)进行接枝改性,利用WPU侧链保留的炔基高温热交联成炭机理赋予WPU阻燃性,制备了一种环保型阻燃含氟WPU,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Rf-N3和WPU中炔基含量对改性WPU膜表面性能、热降解行为和动态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Rf-N3含量从0%增大到30%,WPU膜的水接触角从61°增大到108°,残炭率从0.3%激增到25%,峰值热释放速率从700 kW/m2下降到523 kW/m2,峰值生烟速率从0.083 m2/s降低到0.0495 m2/s,并提出了可能的热降解机理。

    • 主链型偶氮聚酰胺的合成及光致变色性能

      2015, 31(9):23-27.

      摘要 (67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4,4′-二氨基偶氮苯、丁二酸为原料,首先将丁二酸转化为丁二酰氯,利用酰氯基团和氨基的反应活性,通过低温溶液缩聚法合成主链型偶氮聚酰胺。采用红外光谱、热分析等表征了聚合物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合成偶氮聚合物的光致变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偶氮聚合物和单体在365 nm紫外光照下均能实现较好的反-顺异构化转化,同时偶氮聚合物的π-π*跃迁最大吸收波长相对于单体发生了紫移,并随聚合物链中偶氮苯结构单元的减少,紫移波长增大。异构反应为一级动力学反应,且聚合物的反顺异构化反应速率比单体的大,并随着有机溶剂极性的增加而减小。

    • 立方笼型倍半硅氧烷稳定的乳液聚合及其Pickering效应

      2015, 31(9):28-32.

      摘要 (55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立方笼型八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倍半硅氧烷(CMSQ-T8)纳米粒子为稳定剂,苯乙烯(St)为聚合单体,在添加少量有机乳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条件下制备了稳定的聚苯乙烯/立方笼型倍半硅氧烷(PS/ CMSQ-T8)乳液。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仪、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等对乳液微球的粒径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CMSQ-T8含量对微球粒径和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S/CMSQ-T8乳液粒径均一,乳液胶粒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且粒径和Zeta电位随CMSQ-T8含量的增多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CMSQ-T8位于PS表面形成壳层,起到稳定乳液的作用,具有Pickering效应,且可能与核壳界面处的苯乙烯发生了共聚而增强乳液的稳定性。

    • 支化聚苯乙烯改性ABS

      2015, 31(9):33-37.

      摘要 (59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乳液聚合,以链转移剂单体为支化单体,合成支化聚苯乙烯(BPS),并以其作为流变改性剂;作为参比,同时合成了相近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线型聚苯乙烯(LPS)与ABS共混,研究不同结构聚苯乙烯对ABS的改性效果。考察了ABS/PS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在ABS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相对较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高相对分子质量BPS,即可有效降低基体的剪切黏度,改善其流动性,同时可以保持基体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而在加入相同质量分数LPS的情况下,基材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虽然也可以得到保持,但共混物的流动性不但没有得到改善,黏度反而有小幅度上升。

    • 一类含芴基和三氟甲基结构磺化聚芳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2015, 31(9):38-41.

      摘要 (54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磺化二胺单体9,9-双(4-氨基苯基)芴-2,7-二磺酸和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4,4’-二甲酸二苯醚通过磷酰化共缩聚,制备了一系列同时含芴基和三氟甲基结构的磺化聚芳酰胺(SPA-50~SPA-70)。该类磺化聚芳酰胺特性黏度在0.80~0.94 dL/g,离子交换容量(IEC)在1.44~1.98 mequiv/g,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成膜性。进一步研究了该类磺化聚芳酰胺薄膜的吸水率、尺寸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质子传导性。研究发现,磺化度为70%的聚合物样品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其在80 ℃时的吸水率为23.5%,溶胀率为8.6%,质子传导率为123 mS/cm,在Fenton试剂中的耐氧化时间超过6 h。

    • 倍半硅氧烷改性氟代聚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及疏水性能

      2015, 31(9):42-48.

      摘要 (47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溶液聚合法,将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合成了一种含有环氧基的氟代聚丙烯酸酯(FBSA),用红外光谱仪、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对其结构及膜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观察高度为5 nm,扫描范围为1 μm×1 μm条件下,FBSA微观上表现出一种相分离结构,其表面有众多凸起峰状物存在。将其与KH792水解缩聚物上的氨基开环交联,并添加纳米TiO2制得氟硅共改性的聚丙烯酸酯涂料,涂膜表面的水接触角达到125°。

    • 悬浮聚合法制备热膨胀聚(偏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 微球及其性能

      2015, 31(9):49-52.

      摘要 (54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使用苯乙烯(St)、丙烯腈(AN)、偏二氯乙烯(VDC)为单体,异丁烷为起泡剂,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热膨胀微球(TEMs),研究了低毒性的非腈基单体特别是苯乙烯的用量对微球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N质量分数为30%~40%、St为30%~35%、VDC为30%~40%时,所制备的TEMs具有较好的膨胀性能。微球的平均粒径约为15 μm,最大膨胀倍数约为20。微观形态证明微球具有核/壳结构,热失重分析(TGA)表明起泡剂在微球中的质量分数约为17%~19%。微球的初始膨胀温度(Toe)、最大膨胀温度(Tme)和萎缩温度(Tos)随着VDC在单体中所占比例的增加而降低。

    • 液晶偶氮聚芳酯的合成及性能

      2015, 31(9):53-57.

      摘要 (64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采用2,2′-二甲基-偶氮苯-4,4′-二甲酰氯与二羟基二苯砜界面缩聚,合成2种新型的偶氮聚芳酯(azo-PSR)。通过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经热失重、差示扫描量热、紫外可见、偏光显微等分析手段对聚合物的溶解性能、耐热性能、光致变色性能、溶致液晶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azo-PSR在常温条件下可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聚合物具有高的特性黏度,最高可达1.20 dL/g;其玻璃转化温度Tg及热分解温度(T5%) 分别为202.2 ℃,345.9 ℃ (azo-PSR1) 和189.5 ℃,345.9 ℃(azo-PSR2);聚合物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可产生溶致液晶态并具有光致变色性能。

    • BaSO4/纤维素复合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2015, 31(9):58-62.

      摘要 (49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Lyocell 工艺制备了BaSO4/纤维素复合纤维,并分析了硫酸钡(BaSO4)含量对复合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随着BaSO4含量的增加,复合纤维表面逐渐变得粗糙,容易形成空洞和缺陷。从X射线衍射结果中可以发现,纤维的结晶度随BaSO4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BaSO4含量小于10%(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随BaSO4含量的增加略有上升,此后,随BaSO4含量的增加,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均不断下降,断裂伸长率减小。当BaSO4含量达到50%时,复合纤维具有很好的显影效果。

    • 含笼型倍半硅氧烷星型嵌段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复合质子交换膜的性能

      2015, 31(9):63-68.

      摘要 (75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共混的方法制备了含倍半硅氧烷(POSS)星型拓扑结构的嵌段共聚物POSS-(PMMA26-b-SPS156)8/聚偏二氟乙烯(PVDF)复合质子交换膜。通过研究复合膜的离子交换容量(IEC)、质子传导率、吸水率、溶胀率及其在低湿度下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考察了PVDF含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VDF添加量的增加,质子交换膜的IEC、吸水率和溶胀率降低,在测定温度下复合膜尺寸稳定性提高;PVDF还可以提高共聚物膜在高温下的电导率,降低膜对湿度的依赖性;在湿度30%,温度80 ℃时,添加PVDF50%的复合膜比纯共聚物膜的质子传导率高约1个数量级;由复合质子交换膜结合水的状态差异剖析了复合膜在低湿度下质子传导率高的原因。

    • 锂皂石分散状态对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

      2015, 31(9):69-75.

      摘要 (7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有机化锂皂石的用量及分散状态对尼龙6(PA6)纳米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并对不同用量锂皂石呈剥离分散机理进行了探讨。采用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研究发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进入锂皂石片层,能使其层间距增大。由动态流变结果发现,随着锂皂石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明显提高。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锂皂石用量为5 phr时锂皂石主要以剥离形式分散在基体中,当锂皂石用量大于5 phr时,锂皂石在基体中团聚,由于无机粘土与PA6两相具有不同的松弛状态,因此共混物熔体的Cole-Cole 曲线出现严重的拖尾现象。复合材料Han曲线位于对角线右侧,其粘性响应占主导地位,随着锂皂石用量的增加,其弹性响应及末端效应逐渐增强。由动态复数黏度,根据Cox-Merz原理得到了不同剪切速率下的剪切黏度,解释了不同用量下锂皂石呈剥离分散的机理。

    • 羟基锡酸锌协同聚磷酸铵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

      2015, 31(9):76-81.

      摘要 (46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研磨分散法提高了聚磷酸铵(APP)和羟基锡酸锌(ZHS)在聚醚多元醇中的分散稳定性,制备了可以稳定7d的阻燃聚醚。以阻燃聚醚为原料制备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采用氧指数、锥形量热分析对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的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少量ZHS的加入可以使阻燃泡沫的LOI值略有提高,但能明显降低阻燃泡沫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燃烧增长速率指数。热重分析表明ZHS提高了膨胀阻燃RPUF的初期热稳定性和残炭的抗热氧化分解能力,ZHS的协同阻燃作用主要发生在凝聚相。

    • 物理老化过程对聚乳酸阻隔性能的影响

      2015, 31(9):82-86.

      摘要 (57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不同旋光度的聚乳酸(PLLA)的阻隔性能随物理老化过程的变化情况,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透氧仪和透湿仪对PLLA薄膜的热学性能和阻隔性能进行了研究。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延长,PLLA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增高,焓松弛面积逐渐增大,而结晶度(Xc)没有发生变化。物理老化对PLLA薄膜的阻隔能力十分敏感,物理老化时间延长有效地提高了PLLA薄膜的阻隔性能。氧气透过系数(OP)和水蒸气透过系数(WVP)的变化速率是不均一的:在Ta<48 h时,气体透过系数曲线呈急剧下降趋势;在Ta>48 h时,曲线的斜率逐渐趋于平缓。而且D乳酸含量相对较低的PLLA表现出较高的阻隔性能。

    • 支化程度和支链长度对支化聚苯乙烯粘弹行为的影响

      2015, 31(9):87-91.

      摘要 (56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星形支化聚苯乙烯与线型聚苯乙烯共混组成支化体系,使用旋转流变仪测定样品的动态粘弹温度谱和频率谱,研究了支化结构对支化聚苯乙烯粘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支化程度对支化PS粘弹行为的影响与支链长度有关。长支链体系(支链的Mw, branch大于2Me)中支链对链缠结具有促进作用,随支化程度增加,受相对分子质量和缠结的共同影响,支化PS在玻璃态与橡胶态的储能模量(G′)升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粘流转变温度(Tf)和主链特征松弛时间(τe)明显上升和延长,末端弹性效应增强,并在高频下观察到支链解缠结松弛。短支链体系(支链的Mw, branch小于2Me)的支链对链缠结有抑制作用,随支化程度增加,支化PS的Tg,Tf和τe升速较慢,末端弹性效应表现不明显,高频下未观察到支链松弛。

    • Gemini型分子在燃料电池用全互穿网络膜中的应用

      2015, 31(9):92-97.

      摘要 (5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季铵化壳聚糖(QCS)、丙烯酰胺(AM)和Gemini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顺丁烯二酸二乙酯撑基双[辛烷基二甲基氯/溴化铵](G8-2-8)为原料,借助引发剂过硫酸钾(KPS)将AM与Gemini型分子引发聚合,生成嵌段聚合物。利用戊二醛(GA)将上述嵌段聚合物与QCS交联,制备具有全互穿网络结构的阴离子交换膜。结果表明,该膜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电导率。另外,随着膜中G8-2-8质量分数的增加,电导率、含水率、离子交换量、断裂伸长率增加;拉伸强度下降。G8-2-8质量分数为20%的阴离子膜在70 ℃条件下,电导率高达6.56×10-2 S/cm。扫描电镜结果表明,Gemini分子引入后,膜表面致密均一,结构中没有明显的相分离现象;热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最低分解温度高于200 ℃。

    • 纤维解取向行为的粘弹性分析

      2015, 31(9):98-100.

      摘要 (54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了高分子纤维材料的自由状态的二元件弹簧与粘壶的串联粘弹性模型,对解取向的热力学本质及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推导,用这一模型可以合理诠释解取向过程的粘弹性本质。通过粘弹本构方程的推导,研究了解取向过程中的瞬时应力和收缩应变与温度及时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纤维解取向的自发倾向取决于纤维的初始内应力和环境温度,解取向环境的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纤维解取向时的内部瞬时内应力越小,而收缩应变越大,lnσ(t)和ln[-(γ(t))] 呈现对时间的一次函数关系。高分子链本身的粘弹特性如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链的柔性,以及微观松弛时间等都将影响纤维的解取向行为。

    • 超支化聚酯共混改性聚甲醛

      2015, 31(9):101-105.

      摘要 (59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双螺杆挤出制备聚甲醛(POM)/超支化聚酯(HBP)共混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失重仪及万能试验机研究了POM/HBP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流变行为、结晶性能、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研究表明,POM与HBP存在相互作用,HBP羟基特征吸收峰从3385 cm-1移动到3440 cm-1,出现蓝移现象,氢键被破坏。流变行为表明HBP对POM具有增塑作用,使POM的非牛顿流动指数减小到0.57,熔体表观黏度降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HBP含量为1%和2%时,POM的结晶温度、结晶速率、结晶度均降低,而含量为4%和6%时,POM的结晶速率、结晶度均增加。力学性能测试表明HBP能同时实现POM的增韧增强,冲击强度可提高近50%,拉伸强度提高到67 MPa。

    • 杜仲/天然共混硫化胶的结晶与动态力学性能

      2015, 31(9):106-111.

      摘要 (45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杜仲胶(EUG)与天然橡胶(NR)的共混硫化胶在普通硫化体系中的静态力学性能及动态伸张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有适量杜仲胶的胶料具有良好的包辊性,混炼胶停放冷却时,胶料挺性较好。掺用杜仲胶的共混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略有下降,定伸应力、硬度(邵尔A)有所提高,动态压缩生热降低,耐疲劳性能、磨耗性能优异;通过X射线衍射和橡胶加工分析仪分析以及扫描电镜分析,产生这一现象与体系内杜仲胶存在的微晶的变化与作用有关。

    • 热处理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iPP挤出拉伸薄膜结晶行为的影响

      2015, 31(9):112-116.

      摘要 (57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用了3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等规聚丙烯(iPP),使用Hakke挤出机制备iPP薄膜,然后在140 ℃,3%的小应变条件下对薄膜退火处理10 min。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红外光谱衍射仪研究了小应变退火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iPP薄膜结晶行为和取向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小应变退火后3种相对分子质量样品的结晶度均有提高,用WAXD测试的结果分别由未退火前的59.53,60.40,66.48提高到68.48,68.56,68.74。晶相和非晶相的取向度相比未退火前也均有所提高。

    • 小角X射线散射法测定高密度聚乙烯微观结构随温度的变化

      2015, 31(9):117-121.

      摘要 (76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同步辐射装置在不同温度下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小角X射线散射测量,并通过对散射数据的洛伦兹(Lorentz)变换、一维相关函数和积分不变量的分析,研究HDPE的片晶结构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100 ℃以下时,HDPE的长周期结构不随温度发生变化,但片晶内部非晶区厚度略有增加而晶区厚度略有减小,相应的线性结晶度由30 ℃的79%减小到100 ℃时的74%。当温度升至110 ℃以上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晶区、非晶区和片晶的尺寸均明显增大。当温度升至110 ℃以上时,随着片晶的熔化,片晶份额的减小导致散射强度降低。实验确定120 ℃时的片晶份额是原有的95%左右,而在130 ℃时,片晶份额仅剩余61%。

    • 纳米结构零件注射成型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2015, 31(9):122-126.

      摘要 (45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纳注射成型中,聚合物熔体在纳米型腔中的充填质量以及纳米结构的脱模完好性是决定纳结构零件复制质量的关键因素。文中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与金属镍模芯的界面模型,研究PMM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深入分析注射成型过程中分子链的运动规律以及充填过程中的密度分布、体系能量等构象统计规律,并探讨纳米结构在脱模后的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分子模拟得到的Tg与实验结果相符;纳米结构的充填主要发生在保压阶段,其平均充填率为55.8%;纳米结构在脱模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弯曲变形,但仍能保持其整体形貌。

    • 结晶性共聚聚酰亚胺的多重熔融行为

      2015, 31(9):127-131.

      摘要 (48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差示量热扫描分析、温度调制差示量热扫描分析和常温、变温X射线衍射实验(XRD)对共聚聚酰亚胺3,3′,4,4′-联苯四酸二酐(s-BPDA)/ 1,3,-双(4-氨基苯氧基)苯(TPER)/ 4,4′-二氨基二苯醚(4, 4′-ODA)的多重熔融行为进行了研究,其中n(TPER)∶n(ODA)=8∶2。研究结果表明,该共聚物以低速率从熔体降至室温过程中所产生的双重熔融峰是由于不同厚度晶层的熔融引起的;该共聚物在不同温度熔融恒温结晶后,XRD实验结果显示有新的衍射峰出现;多重熔融峰是由原始晶体熔融-再结晶-再熔融过程、不同晶型的熔融以及不同厚度晶层的熔融这几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壳聚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电纺复合纤维膜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2015, 31(9):132-136.

      摘要 (50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壳聚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纤维膜,红外测试表明,壳聚糖与PMMA之间存在氢键等弱相互作用;扫描电镜照片显示,随着壳聚糖含量的增加,复合纤维的直径减小,但串珠结构增多。复合纤维膜在pH值为2~6的水溶液中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浸泡240 h后质量损失率均低于5%。研究了复合纤维膜对水溶液中Cr(VI) 的静态吸附,紫外测试显示,复合纤维膜对Cr(VI)的去除率比同条件下的壳聚糖粉末高出近3倍。复合纤维膜易于回收再生,循环使用5次对Cr(VI)的去除率并无明显下降,有望作为吸附滤膜去除水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

    • 脱酮肟型耐低温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及性能

      2015, 31(9):137-140.

      摘要 (6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阴离子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α,ω-二羟基聚甲基乙基硅氧烷(PMES),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对PMES进行了结构表征。以PMES为基胶,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MOS)为交联剂制备了耐低温脱酮肟型室温硫化硅橡胶(RTV-MESR)。采用交联密度、力学性能、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动态力学分析和低温脆性测试对RTV-MESR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当添加20 phr白炭黑,6 phr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MOS)时,MESR的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77 MPa,249%,9.58 kN/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MESR为非结晶型硅橡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130 ℃左右,并且随着MOS用量的增加,MESR的Tg略有上升;动态力学分析和低温脆性的测试表明,RTV-MESR具有优异的耐低温性能。

    • 反应型磷氮复合阻燃多元醇制备聚氨酯阻燃硬泡及性能

      2015, 31(9):141-146.

      摘要 (53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磷氮复合阻燃多元醇与通用聚醚配合制备阻燃聚氨酯硬泡,泡沫的尺寸稳定性均在1%左右,导热系数在0.03 W/(m·K)以下。压缩强度结果表明阻燃泡沫能满足一般建筑用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的使用要求,动态力学测试表明泡沫的Tg随着阻燃聚醚用量的增加而升高,热失重测试表明硬泡的残炭量也随阻燃聚醚的增加而升高,阻燃多元醇制备的硬泡极限氧指数达到24.8%,较未做阻燃处理的泡沫有明显提高。

    • 产碱假单胞菌生产聚-β-羟基壬酸聚酯的制备及表征

      2015, 31(9):147-152.

      摘要 (55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污泥中分离获得了一株可直接以蔗糖为基质发酵合成聚合度高、韧性强的聚羟基烷酸酯(PHA)的细菌U-3,经鉴定其为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U-3菌株以蔗糖为碳源,蛋白胨、酵母膏为基质,摇瓶发酵培养44 h细胞生长量达19.58 g/L,PHA聚合物产量为10.82 g/L。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乌氏黏度法、差示扫描量热、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分析研究了U-3菌合成PHA聚合物的结构、热学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聚合物为聚-β-羟基壬酸酯,其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6×106;弹性模量2.1381 MPa,断裂伸长率282.9061%,拉伸应力2.3594 MPa,位移79.21371 mm;熔点37.91 ℃,分解温度为45.43 ℃,结晶度为5.18%,该聚合物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塑性,是一种新型的PHA原料资源。

    • 纤维素基离子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

      2015, 31(9):153-156.

      摘要 (66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原位交联木浆纤维素/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溶液制备了纤维素基离子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流变、力学拉伸及交流阻抗等测试,研究了纤维素基离子凝胶的形貌﹑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SEM结果表明,所得交联型离子凝胶具有纳米多孔网状结构。流变结果表明高温下离子凝胶具有很好的弹性,200 ℃时的弹性模量为1.7×105 Pa。电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室温下离子凝胶具有很高电导率,达到6.3×10-3 S/cm,且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离子凝胶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其拉伸强度达9.6 MPa。

    • 乳酸原位聚合改性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应用

      2015, 31(9):157-161.

      摘要 (64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乳酸原位聚合改性纳米纤维,并和聚乳酸制备复合材料。先由64%硫酸水解微晶纤维素(MCC)制备纳米纤维素(NCC),再乳酸原位聚合接枝纳米纤维素得到改性后纳米纤维素(g-NCC),最后将g-NCC按0%~5%质量比与聚乳酸(PLA)共混,制成复合材料g-NCC/PLA。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得到棒状纳米纤维素长度为100~200 nm,直径为10~25 n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证明乳酸均聚物已接枝到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性能分析表明g-NCC与PLA相容性比未改性NCC与PLA相容性好,g-NCC含量为2%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可达到45 MPa,比纯PLA提高85%,结晶度提高10%。

    • 点击化学法制备主链型偶氮苯聚合物及其表征

      2015, 31(9):162-166.

      摘要 (55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合成了含偶氮苯基团的双烯单体二丙烯酸己氧基偶氮苯基二酯(DAHAE)和二巯基单体二巯基丙酸丁二酯(DMPBE),经点击反应成功制备出主链型偶氮苯聚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凝胶渗透色谱等测试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热重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表明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一定的结晶性能。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聚合物结晶形态为球晶。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聚合物的光致顺反异构化行为表明聚合物的光致反-顺异构化速率常数(ke)为0.10 s-1,主链型偶氮苯聚合物具有快速光响应性能。

    • 机械共混法制备改性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及性能表征

      2015, 31(9):167-172.

      摘要 (57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用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改性,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MGO),并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表征分析。用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MGO/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研究了MGO/NR复合橡胶的力学性能、动态性能以及动态生热性能,并与GO/NR复合材料性能对比。结果表明,经KH-550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能有效地去除部分亲水基团,改善其在天然橡胶中的分散性。随着MGO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损耗因子和动态温升均有所提高,Payne效应增大。

    • 前沿聚合法制备聚双环戊二烯/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

      2015, 31(9):173-177.

      摘要 (47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纳米碳酸钙(nano-CaCO3)粒子作为填充剂,运用前沿聚合法合成聚双环戊二烯(PDCPD)。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热性能及力学性能。微观形貌观察发现,CaCO3粒子以纳米尺寸均匀地分散在PDCPD基体中,并具有良好的结合界面;由热失重分析可知,加入一定量的nano-CaCO3粒子有利于改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随着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硬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断裂伸长率则逐渐下降;拉伸曲线表明,复合材料属于典型的刚而韧的材料。

    • 高位阻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015, 31(9):178-183.

      摘要 (57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用位阻较大的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A-172)对苯丙乳液进行改性,减小了聚合过程中的缩聚副反应和凝胶率,加热后处理促进交联,得到了剥离性能较好的低残留压敏胶粘剂(PSA)。研究了聚合温度、功能单体含量、硅氧烷含量对PSA性能的影响以及乳液剪切黏度与PSA性能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反应温度为80 ℃,m(AA)/m(单体)=2/100,m(HPA)/m(单体)=4.5/100,m(A-172)/m(单体)=2/100时,综合性能最佳,可以通过对制备工艺阶段剪切黏度的检测来分析调控PSA的性能。该PSA再次剥离时残胶由改性前的140 mg降低到了2 mg,只有暗影,耐高温老化性和防水性也得到了提高。

    • 磷-氮大分子膨胀型阻燃剂及其阻燃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2015, 31(9):184-190.

      摘要 (53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磷-氮大分子膨胀型阻燃剂(MIFR)有效克服了传统多组分膨胀型阻燃剂易迁移、易吸湿、与基体相容性差等缺点,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无卤阻燃剂之一。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多组分和单组分磷-氮MIFR及其阻燃聚丙烯(PP)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磷-氮MIFR亟需解决的问题,并指出了“三源一体”和多功能化是磷-氮MIFR的发展趋势。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编辑出版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编辑部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
电话 :028-8540 1653  E-mail:gfzclbjb@163.net; gfzclbjb@vip.sina.com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