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一步法”快速制备Mg2+-壳聚糖/聚丙烯酰胺多功能复合水凝胶
    周瀚 曾小平
    录用日期: 2023-11-16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23.0261
    [摘要](20)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研究采用“一步法”制备了具有黏附性、导电性、应变传感性能和自愈性的Mg2+-壳聚糖(CS)/聚丙烯酰胺(PAM)双网络复合水凝胶。将Mg2+直接加入到水凝胶反应体系中,原位形成金属离子交联键,避免了复杂的浸泡过程;另外,采用紫外光引发也比热引发聚合方便快捷。Mg2+-CS/PAM水凝胶与多种材料具有较强的黏附能力,包括橡胶、玻璃、塑料、金属、皮肤和石头等表面,其中与橡胶表面的黏附强度为32.09 kPa。此外,得益于其中丰富的自由离子,Mg2+-CS/PAM水凝胶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和应变敏感性,可用于监测人体的大运动和细微运动。而且切割后的水凝胶在室温下4 h内可完全愈合,还能拉伸至原来长度的4倍。
    高强度超疏水光子晶体涂层的制备及其在织物防伪的应用
    张丹
    录用日期: 2023-11-16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23.0259
    [摘要](2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文将单分散SiO2微球和聚氨酯(PU)胶体在织物表面共组装制备了颜色可调高强度光子结构色织物。PU作为一种黏合剂,在自组装过程中,进入SiO2微球之间的空隙,增强了微球间的黏结力,从而提高了光子结构色涂层的黏附力与剪切应力。此外,通过调节PU的添加量,实现了对光子结构色涂层颜色的调控,实现了单一粒径对应多种结构色。当水滴在光子结构色涂层表面后,浸入非晶光子晶体结构中,取代了其中的空隙,使得非晶光子晶体的折射率对比度下降,从而导致结构色消失。因此,通过在光子晶体织物表面喷涂一层具有低表面能的透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进行疏水封装,可实现超疏水功能。通过选择性制备亲水和疏水光子晶体涂层,可实现水响应的织物二维码防伪技术。当织物遇到水后,二维码消失(A类)或显现(B类),烘干后二维码显现(A类)或消失(B类),使防伪技术更加隐蔽,拓宽了结构色的应用范围。
    脲醛树脂胶黏剂改性研究进展:分子结构优化与改造
    周晓燕
    录用日期: 2023-11-14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23.0253
    [摘要](3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脲醛树脂(UF)胶接制品长期释放甲醛,是家居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生产企业普遍通过降低甲醛与尿素摩尔比生产UF树脂以减轻胶接制品产生的甲醛污染,但摩尔比下降会造成UF树脂支化结构大量减少、固化交联度下降,最终导致树脂胶合强度和耐水性能变差。UF树脂性能好坏的关键在于其微观结构的形成,从分子水平优化与改造UF树脂结构是实现其固化速率、甲醛释放量和胶合性能之间平衡的有效方法。本文总结了利用三聚氰胺、乙二醛、树枝状大分子等改性剂优化与改造UF树脂结构的作用机理,阐述了不同改性方法与改性工艺对UF树脂胶固化性能、胶合强度及其胶接制品甲醛释放量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改性UF树脂胶黏剂未来研究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氨基功能化壳聚糖微球对Cr(VI)的吸附性能及机理
    蒋达 吴雪兰
    录用日期: 2023-11-09 DOI: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23.0267
    [摘要](33)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文以壳聚糖(CS)为基材,在制备过程中使用三聚磷酸钠(TPP)作为固化剂,使用戊二醛(GLA)交联以提高其耐酸性能,并使用二乙烯三胺(DETA)改性,制备出富含羟基和氨基的CS/DETA凝胶球以吸附水体中的Cr(VI)。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证实了DETA的成功接枝;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结果显示Cr(VI)被吸附到CS/DETA表面;Zeta电位表征揭示了CS/DETA的表面电负性,其在酸性条件下更易吸附Cr(VI)。通过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探究其吸附过程,结果表明,CS/DETA对Cr(VI)的吸附过程更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在318.15 K,pH=2时,对Cr(VI)的最大吸附量为370.92 mg/g,且该反应为自发的吸热反应。
    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郭敏杰 郭守城
    录用日期: 2023-11-09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23.0262
    [摘要](4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在聚乙烯醇(PVA)水凝胶的网络中引入完全生物降解的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采用冻融法制备出生物降解周期可控的PPDO/PVA复合水凝胶。通过调整低分子量PPDO与高分子量PVA之间的比例,使PPDO柔性分子链和PVA分子链之间形成聚合物网络互穿结构,实现改善水凝胶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的目的。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万能试验机对水凝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并通过溶胀性能及失水性能测试、降解性能测试和抑菌性测试对水凝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PDO/PVA复合水凝胶呈现出均匀孔隙的三维网络结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与纯PVA水凝胶相比提高1~3倍;在37 ℃的PBS缓冲溶液中降解,降解速率明显提升,35 d可以降解45%,且在伤口愈合的周期内保持优异的机械强度。平板细菌培养实验证明了复合水凝胶具有抑菌的特性。PPDO/PVA复合水凝胶在伤口敷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质子转移聚合制备高性能内酰胺交联共聚物
    冯楷峰 杨宏军
    录用日期: 2023-11-08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23.0255
    [摘要](27)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聚?内酰胺主链类似于多肽骨架结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细胞黏附和细胞选择性生物材料领域具有应用前景。丙烯酰胺(AM)的质子转移聚合是制备聚?内酰胺的简易方法,但是其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不高、不具力学性能。为此,本实验提出先通过AM和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BDDA)的质子转移共聚合制备含双键的?内酰胺预聚物,然后再对其光固化交联,以制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可降解?内酰胺交联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拉伸性能测试对聚合物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对细胞在材料上的存活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聚合物的拉伸强度高达56.6 MPa,断裂伸长率高达56.6%,明显高于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等常用聚合物材料。不仅如此,所制备?内酰胺交联共聚物可极大的促进细胞增长,细胞存活率高达170%。
    海泡石的活化对湿法制备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辛振祥
    录用日期: 2023-11-08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23.0257
    [摘要](3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为提升海泡石补强橡胶的应用效果,首先采用有机酸活化制备了高活性海泡石(MSep);比表面积、X射线衍射和光电子能谱的测试结果表明,MSep的晶体结构完整,比表面积和表面活性明显增强;借助橡胶加工分析仪、扫描电镜和动态力学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经湿法乳液混合制备的不同活性及用量的海泡石/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的MSep分散性较好,界面相互作用增强;在MSep用量小于30 phr时,随用量增多,拉伸强度和300%定伸应力等逐渐提升,硫化效率则逐渐降低;MSep用量过多时,受填料聚集的影响,综合补强性能下降;此外,随海泡石用量的增多,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逐渐增大,损耗因子最大值逐渐减小。
    不同流道截面型腔的水穿透行为
    黄益宾
    录用日期: 2023-11-08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23.0248
    [摘要](2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纤维取向分布直接影响水辅注塑成型制品的使用性能,如冲击强度、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等。多样化的流道截面型腔用于满足水辅制品在不同场合中的应用,不同的流道截面型腔势必会影响水辅制品中纤维取向分布。本文旨在研究圆形、上圆下方形及方形的截面流道型腔中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水辅助注射成型过程。结果发现,随着熔体温度的升高、注水压力的增大及注水延迟时间的缩短,3种流道截面型腔制品的中间端处残余壁厚减薄及短玻纤沿聚合物熔体流动方向的取向度提高,且在相同加工变量下,圆形截面流道型腔制品的中间端处残余壁厚最薄及短玻纤沿聚合物熔体流动方向的取向度最高,其次是上圆下方形,最后是方形。综合制品的中间端1处及2处残余壁厚可知,聚合物熔体温度在210~230 ℃、注水压力在7~10 MPa及注水延迟时间在1~5 s时,上圆下方形截面型腔制品的中间端处残余壁厚及短玻纤沿聚合物熔体流动方向的取向度更趋近于圆形。
    具有绿色降解自修复特性的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
    周权
    录用日期: 2023-11-08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23.0245
    [摘要](3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论文以苯硼酸(PBA)作为苯氧树脂(PO)的固化剂,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一种含有可逆硼酸酯键(B-O-C)的新型苯氧树脂(POPBA30),并制备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s),探讨了POPBA30树脂的固化过程和热性能,以及CFRPs的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降解性能、自修复性能及耐溶剂性能。本文利用红外光谱对PO、PO/PBA30、再生苯氧树脂(R-PO)和再生苯硼酸(R-PBA)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测得POPBA30的Tg高达206 ℃,热重分析测得POPBA30在空气和氮气气氛下的Td5分别为411 ℃和399 ℃,800 ℃下的质量保留率均高于38%;POPBA30还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可以在常见的溶剂中稳定存在21 d。以POPBA30为基体制备复合材料(CF/POPBA30),通过万能试验机测得其弯曲强度、层间剪切强度和抗张强度分别为975 MPa,55MPa和734 MPa。CF/POPBA30还具有优异的自修复性能,自修复效率约为85.6%。此外,CF/POPBA30可在室温下99%的乙醇水溶液中发生绿色降解,并实现对碳纤维和苯氧树脂的回收。
    有机硅改性酚醛气凝胶的制备及隔热、疏水性能
    范佳敏 秦岩
    录用日期: 2023-11-08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23.0243
    [摘要](31)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酚醛(PR)气凝胶具有低密度和低导热等突出优点,广泛用作隔热、保温材料。然而,传统的PR气凝胶制备工艺复杂,且与生俱来地具有易吸湿的弊端。本研究以线型酚醛树脂为原料、辛基三乙氧基硅烷(OTES)为疏水剂,分别通过化学接枝法和物理共混法制备了硅改性酚醛树脂,进一步地借助溶胶-凝胶和常压干燥工艺制备了硅改性酚醛气凝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N2吸附-脱附实验、同步热分析、热常数和疏水角测量对气凝胶进行表征,并通过水浸泡实验评估吸水性能。所制备的试样密度在0.205~0.260 g/cm3之间、热导率在0.040~0.044 W/(m·K)之间。研究表明,引入OTES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PR气凝胶的热稳定性、疏水性和隔热性能,且化学接枝法的综合表现优于物理共混法。物理共混改性使气凝胶的高温残重率提高约5%,疏水角提高约121.0°,在水中的饱和吸湿率有59.6%(改性前高达349.5%);而通过化学接枝路线添加少量的OTES即可大幅度提升气凝胶性能,残重率增加约10%、疏水角达153.4°、饱和吸湿率仅19.6%。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编辑出版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编辑部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
    电话 :028-8540 1653  E-mail:gfzclbjb@163.net; gfzclbjb@vip.sina.com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3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