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33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四元共聚物的制备及对ABS的改性

      2017, 33(6):1-6.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01

      摘要 (95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四元共聚物。保持马来酸酐单体质量分数为5%,N-苯基马来酰亚胺单体质量分数为30%,改变α-甲基苯乙烯和苯乙烯的投料比合成系列四元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四元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四元共聚物对ABS树脂耐热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α-甲基苯乙烯和苯乙烯的投料比为1∶1,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0×104 左右的四元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最高达到253.3 ℃,5%热分解温度可达到351℃。该共聚物可使ABS共混物Tg 升高到124.7℃,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 含非共轭双键RAFT试剂的合成及与乙酸乙烯酯的共聚

      2017, 33(6):7-11.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02

      摘要 (6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烯丙基胺、溴丙酰溴及黄原酸钾为原料,制备出含非共轭双键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试剂———N-烯丙基-(2-乙基黄原酸基)丙酰胺(NAPA)。研究了加料顺序、反应温度、溶剂等对NAPA 产率的影响,获得了较优的合成条件,最终产率可达70%;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化学结构与设计结构相符。以NAPA与乙酸乙烯酯(VAc)共聚,制备出具有支化结构的聚乙酸乙烯酯。采用称量法、核磁共振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法等手段研究了NAPA 与VAc的共聚行为及共聚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NAPA与VAc共聚过程符合“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特征;同时,在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比例恒定的情况下,支化PVAc聚合物分子链上NAPA 含量随着投料比NAPA/VAc的增加而增加。

    • N-羟乙基丙烯酰胺交联改性核壳苯丙乳液的制备及涂膜性能

      2017, 33(6):12-17.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03

      摘要 (89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稳定的自交联核壳型苯丙乳液。考察了软硬单体配比、N-羟乙基丙烯酰胺(HEMAA)用量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HEMAA的改性机理。结果发现,当软硬单体配比m(St)∶m(BA)=2∶1,HEMAA添加量占主单体1%时,合成乳液聚合稳定性高,涂膜耐水性和热稳定性良好。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分析表明,HEMAA接枝到共聚物分子上且有明显的核壳结构;涂膜接触角及热重分析表明,涂膜的疏水性及热稳定性增强,水在涂膜上的接触角较改性前提高了5.26°,苯丙乳胶膜在实验条件下失重5%时,分解温度提高了58.03℃。

    • 以CO2为气源的潜伏型环氧树脂发泡-固化剂的合成及应用

      2017, 33(6):18-23.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04

      摘要 (65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脂肪族胺类环氧树脂固化剂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制备了以CO2 为气源的新型潜伏型环氧树脂发泡-固化剂。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发泡-固化剂的结构,证明活泼氢被CO2 封闭。通过热失重测定了发泡-固化剂的热分解性能和发气量,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证明发泡-固化剂/环氧树脂体系具有良好的常温稳定性。将发泡料加热到100 ℃以上,体系发生发泡-固化过程,得到环氧树脂泡沫。研究了成核剂SiO2 含量对环氧树脂泡沫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发现合适的成核剂加入量可有效改善泡沫的泡孔结构和力学性能。

    • 含柔性链端炔基POSS(POSS-LA)的合成及对含硅芳炔树脂的改性

      2017, 33(6):24-29.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05

      摘要 (63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水解缩聚、巯烯加成及酯化反应合成了八(十一烷酸丁炔醇酯基硫醚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LA),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对POSS-LA 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用POSS-LA 与含硅芳炔树脂(PSA)共混制得改性树脂LP-PSA,并对改性LP-PSA树脂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改性LP-PSA 固化物的强度及韧性随POSS-LA的加入而提高。当POSS-LA的质量分数为15%时,弯曲强度可提升86%,冲击断裂能可提升91%。此外,LP-PSA固化物还显示了良好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Td5>436℃)。

    • 含氟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2017, 33(6):30-36.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06

      摘要 (77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制备性能较好的疏水缔合聚合物,以1H,1H,2H,2H-十七氟癸烷丙烯酸酯(HFA)为疏水单体,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水溶性单体,采用胶束聚合法合成了含氟丙烯酰胺共聚物(FPAM)。使用红外、荧光、扫描电镜等方法对FPAM 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FPAM 的耐温、抗盐及抗剪切性能。结果表明,聚合产物结构与疏水单体加量有关,在聚合体系中加入含氟疏水单体后,聚合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降低;FPAM 中HFA 单体结构单元含量先随HFA加量的增加而增大,由于含氟疏水单体的空间位阻效应,当HFA质量分数大于0.4%之后变化趋势变缓。FPAM 聚合物中含有HFA强疏水性单体结构单元,在水溶液中会发生疏水缔合作用,到达一定浓度后会形成超分子聚集体,FPAM 的临界缔合浓度为00~400mg/L,与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相比,含氟疏水缔合聚合物FPAM 具有更强的增黏能力和更好的耐温、抗盐及抗剪切性能,可望用于油气开采领域。

    • 碳纤维原丝用二元丙烯腈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

      2017, 33(6):37-41.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07

      摘要 (7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计合成了双功能共聚单体3-羧基-3-丁烯酰胺(CBA),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丙烯腈二元共聚物作为碳纤维前驱体,详细研究了单体配比对聚合反应、聚合物结构和预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体投料中CBA 含量的增加,聚合物中CBA含量增加,而相对分子质量和转化率均逐渐降低;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CBA 单体能够通过离子机理引发环化,使预氧化温度降低60 ℃以上,且随着CBA 单体含量的增加,离子环化反应加强,放热速率降低,有利于避免集中放热,CBA可以明显改善聚丙烯腈(PAN)的预氧化性能,有利于制备高性能碳纤维。

    • 高分子量二元丙烯腈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

      2017, 33(6):42-47.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08

      摘要 (75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计合成了双功能共聚单体3-酰胺基-3-丁烯酸甲酯(MMPA),以二元共聚合代替传统的三元共聚合,采用水相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超高分子量丙烯腈二元共聚物作为碳纤维前驱体。采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和热失重分析仪详细研究了单体配比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结构及预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单体MMPA的加入使预氧化温度由240℃降低至213℃,且投料中随着MMPA含量的增加预氧化温度降低,预氧化程度加深,合成的共聚单体MMPA能够有效改善丙烯腈聚合物的预氧化性能,宽化放热峰,避免放热集中;水相悬浮制备得到的丙烯腈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高达106.7×104,有利于提高碳纤维的力学性能。

    • 含氟席夫碱型环氧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017, 33(6):48-52.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09

      摘要 (66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合成了席夫碱型含氟液晶单体(4-烯丙氧基苯甲酸)-2-甲氧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亚甲基-苯酯(M)和环氧液晶单体(4-烯丙氧基苯甲酸)-4-(2,3-环氧丙氧基)-苯酯(E),将它们接枝共聚到含氢聚硅氧烷上,得到系列含氟席夫碱型环氧液晶聚合物PI~PVI。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单体及聚合物的结构和液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PI~PVI呈现向列相。从PI到PVI随着单体M 含量的减少,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清亮点(Ti)均呈下降趋势。该系列聚合物热稳定性良好,液晶区间在36.4~177.5℃之间。

    • 等规度和热处理对聚丙烯硬弹性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2017, 33(6):53-59.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10

      摘要 (77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取聚丙烯硬弹性膜专用料树脂S801和F401,引入二甲苯可溶物含量、差示扫描量热法和连续自成核退火(SSA)热分级联用的方法,研究了两者等规度的差异;对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105 ℃、130 ℃、140 ℃和150 ℃下退火)的硬弹性膜,通过二向红外、回弹率和单轴拉伸测试所获得的结果,从取向和结晶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退火过后,取向度和结晶度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同时,随着退火温度升高,一次屈服强度下降,二次屈服强度上升,这与材料内部的取向和结晶有关;具有更高等规度的S801比F401具有更高的模量。在结晶度相同时,高等规度的样品具备更高的回弹率,说明取向度对于聚丙烯硬弹性膜的回弹率的贡献比结晶度更大。

    • 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的辐射氧化及热性能变化

      2017, 33(6):60-64.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11

      摘要 (78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平均直径300nm 左右的聚丙烯腈(PAN)纤维,利用γ射线在室温及空气气氛中对PAN纳米纤维进行辐照处理,吸收剂量50~500kGy。采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热失重分析仪研究了辐射氧化对PAN纳米纤维结构以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氧化可直接在PAN 纳米纤维分子链上引入含氧官能团,有利于预氧化过程中脱氢反应的发生。同时可在室温下引发PAN 纳米纤维的部分环化反应生成-C=N-共轭结构,其含量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可有效降低环化放热峰的强度并缓和放热行为。这些结果表明辐射氧化工艺在碳纳米纤维制造领域有很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 烯丙基离子液体修饰炭黑/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压阻特性

      2017, 33(6):65-69.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12

      摘要 (56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改善炭黑在硅橡胶中的界面性质,通过机械研磨法,采用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对炭黑进行表面修饰,再与硅橡胶混炼制备炭黑填充硅橡胶柔性复合压阻材料,研究了修饰炭黑对复合材料的导电渗流和压阻行为、压阻松弛和循环特性的影响。扫描电镜表明,与未经修饰的炭黑对比,修饰炭黑在硅橡胶基体中形成炭黑离子凝胶结构。由于炭黑离子凝胶的增塑作用及在靠近时相互排斥和在远离时相互吸引作用,离子液体修饰炭黑/硅橡胶复合材料较炭黑/硅橡胶具有更敏感的正压阻效应和更短的压阻松弛时间,并且循环压缩测试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修饰炭黑/硅橡胶复合材料电阻变化具有更好的可重复性。

    • 立构缺陷分布均匀性对等规聚丙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结晶及形态的影响

      2017, 33(6):70-76.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13

      摘要 (69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具有不同立构缺陷分布均匀性的聚丙烯,制备了玻璃纤维/聚丙烯(简称玻纤/PP)复合材料,研究了玻纤含量和PP立构缺陷分布对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行为、结晶结构及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立构缺陷分布更不均匀的PP-A具有比PP-B拥有更高的结晶能力、结晶速率和更低的结晶活化能(ΔE)。玻纤的加入促进了PP的结晶,但在相同的玻纤加入量时,PP-A的结晶能力始终比PP-B更强,说明立构缺陷分布的均匀性比玻纤的加入对结晶影响更大;玻纤的加入更倾向于促进立构缺陷分布不均匀的PP-B形成β晶,且在相同条件下,在PP-B中的分散更加均匀。上述结果表明,在玻纤/PP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设计中,PP立构缺陷分布的均匀性也是需要重视的重要因素。

    • 致孔剂对聚乳酸多孔凝胶性能的影响

      2017, 33(6):77-81.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14

      摘要 (69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w=1.0×105,2.0×105,3.0×105)的外消旋聚乳酸(PDLLA)为原料,三氯甲烷作溶剂,分别在去离子水和氯化钠作致孔剂条件下制备多孔凝胶。重点考察了致孔剂对多孔凝胶的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用水作致孔剂的多孔凝胶(PW),相比于用氯化钠作致孔剂的多孔凝胶(PS),其压缩模量平均增加57%,拉伸强度提高60%,断裂伸长率增加5倍,柔韧性提高。并且,PW表现出亲水性能。此外,通过溶剂置换法测定出相应孔隙率,PS孔隙率为80%左右,PW为40%左右。

    • 双交联体系互穿聚合物网络对石墨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2017, 33(6):82-87.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15

      摘要 (59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基体材料,石墨烯为导电填料,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DBPH)、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为交联剂,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在2种交联剂的协同作用下制备了具有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结构的石墨烯/EVA/HDPE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所用2种交联剂的协同作用能使复合材料的交联度达到54.3%。扫描电镜图中可以观察到EVA和HDPE形成的IPN结构可以促使石墨烯在复合材料基体中形成较完善的网络结构。实验结果还表明网络结构能在复合材料达到抗静电性能标准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石墨烯在EVA/HDPE基体中的添加量。当复合材料的交联度为40%~50%时,会出现类渗流阈现象,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2%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28.1MPa,体积电阻率达到108 Ω·cm。

    • 内衬聚偏氟乙烯热塑层的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管径向平压性能

      2017, 33(6):88-94.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16

      摘要 (64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纤维缠绕角度、纤维缠绕层厚度及碳/玻纤维混杂比是影响内衬聚偏氟乙烯(PVDF)热塑层的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缠绕管径向平压性能的重要因素,其性能直接决定复合材料缠绕管产品掩埋深度和抗碾压能力。将PVDF颗粒经挤出机制成PVDF管,然后以表面喷砂处理后的PVDF管为内衬芯管,采用湿法缠绕技术制备不同结构参数的复合材料缠绕管。利用管平行板外载平压性能测试方法,测试了3种结构参数对复合材料管径向平压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破坏模式与失效机理。结果表明,随缠绕层厚度的增加,径向压缩强度和径向压缩模量逐渐增大;随着缠绕角度的增大,径向压缩强度和径向压缩模量先增大后减小;另外,随着碳/玻纤维混杂比的提高,复合材料缠绕管的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相应增加。

    • 具有光致变色功能的长余辉发光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光学性能

      2017, 33(6):95-99.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17

      摘要 (65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物理共混的方法将光致变色染料和长余辉发光粉与纤维进行混合,经湿法纺丝后,制备出具有光致变色功能的纤维素长余辉发光纤维。利用扫描电镜、电脑测配色对比仪、激发发射光谱仪、余辉测试仪等仪器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光致变色微胶囊与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经紫外-可见光源激发后,在标准光源下,纤维反射呈现出紫红色,最大K/S 值为0.78,在黑暗环境下,纤维的发光呈黄绿色。激发发射光谱表明,在黑暗环境中,纤维的发射峰在510nm 左右,发光性能不受光致变色染料影响。余辉测试表明,纤维的初始发光亮度减少14%,衰减速率减小,余辉寿命不变。

    • 硬段微区结构与聚氨酯脲弹性体力学性能及耐热性的相关性

      2017, 33(6):100-104.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18

      摘要 (77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为软段,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混合异氰酸酯(n(TDI)∶n(MDI)=1∶1)分别为硬段,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硬段微区结构的聚氨酯脲弹性体,并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以及力学表征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硬段微区结构与聚氨酯脲(PUU)体系内部微相分离、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TDI型聚氨酯脲的NH 官能团伸缩振动谱带出现在较低位置(3270cm-1),MDI型NH 官能团伸缩振动谱带出现在相对较高的位置(3285cm-1),前者的Tg(-57.6℃)低于后者Tg(-49.5℃),而初始降解温度前者(294℃)高于后者(268℃),混合型的均位于两者之间。因此,TDI型PUU 表现出较高的微相分离程度和硬段微区有序度,而MDI型微相混合程度较高、且微相混合程度有助于力学性能的改善。随着温度的升高,PUU内部氢键化NH 官能团伸缩振动吸收强度逐渐减弱,谱带吸收位置由低波数向高波数移动,力学性能逐渐下降,当温度处于70℃左右时,其波数出现轻微的突越,力学性能也表现出较快的下降趋势。

    • 聚乙烯醇缩甲醛泡沫塑料负压渗水材料的改性与性能

      2017, 33(6):105-112.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19

      摘要 (59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硅烷偶联剂KH550、聚硫橡胶(PR)对负压渗水材料聚乙烯醇缩甲醛泡沫塑料(PVFM)性能的影响,以聚乙烯醇、甲醛为原料,盐酸为催化剂,制备一系列改性PVFM,并测试其形貌、渗水性和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KH550改性PVFM 可提高其饱和导水率,PR则表现相反;2种改性PVFM 在-5kPa下累计入渗量比未改性PVFM 少,且均随用量增加而降低;2种改性剂均对PVFM 发泡点有较大程度提升;2%KH550样品密度降低43.5%,1.5%KH550样品硬度提升64.6%;5%PR改性PVFM 硬度达最大值71,PR改性PVFM 断裂伸长率提升29.7%~46.7%;KH550改性的PVFM 孔径增大,弯曲度更简单,导致硬度减小、导水率增大;PR改性PVFM 立体网状结构更致密,加之-SH疏水基团增加,导致PVFM 输水能力、负压渗水性降低。综合考虑,建议使用.0%PR改性PVFM 可改善PVFM 负压渗水性能与力学性能,提高其工作稳定性。

    • 注射成型塑化过程对聚碳酸酯性能的影响

      2017, 33(6):113-118.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20

      摘要 (70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双因素多水平试验方法考察了注射成型塑化过程的塑化温度和塑化停留时间对聚碳酸酯(PC)黄色指数、拉伸性能和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C分子链基团和分子键发生高温断裂,引发PC产生黄化,且黄化程度与塑化停留时间呈线性增加关系。塑化温度升高,塑化停留时间延长,PC的拉伸强度和断裂标称应变快速降低,PC由韧性断裂向脆性断裂转变;在塑化温度300 ℃,310 ℃和320 ℃下,PC临界塑化停留时间分别为126.1min,77.1min和38.7min。残余应力结果表明,在充填方向上,PC应力呈对称分布;塑化停留时间延长,PC光程差增大,应力分布逐步均匀。

    • 基于电阻信号的CFRP纤维断裂识别实验及理论模型

      2017, 33(6):119-125.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21

      摘要 (65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碳纤维是决定CFRP复合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保证复合材料结构的健康状态、识别纤维的损伤与断裂就显得至为关键。文中通过加载电流并采集电阻信号的方式来识别CFRP 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健康状态,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实验针对2种不同铺层的试件进行测量:单向层合板[0]8和正交层合板[0/90]4。对试件端部进行了粘接铜箔处理以使试件稳定导电,使用KEITULEY2700数据采集仪测量试件电阻。实验内容包括静态电阻测量、拉伸受力状态下材料的电阻特性分析,并建立和推导了电阻-应变理论分析模型,进行了通电疲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的铺层角度对CFRP结构电阻有较大影响,[0]8铺层材料电导率和破坏强度约为[0/90]4铺层材料的2倍;CFRP材料受外载荷作用时,损伤程度与其电阻变化有对应的关系,其电阻信号变化可以作为反映材料损伤情况和识别纤维断裂的主要参数;实验结果与所建立的电阻-应变模型拟合结果吻合较好。文中研究的CFRP纤维断裂识别和航空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控及实时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 热熔法制备聚己内酯基温敏性药物释放体系及其释药性能

      2017, 33(6):126-130.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22

      摘要 (76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聚己内酯(PCL)和甘油三月桂酸酯(C12)为基体,双氯芬酸钠(DS)为模型药物,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种温敏性药物释放体系。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共混物形态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亲水接触角探讨了C12的加入对材料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12的加入能在37 ℃条件下有效减缓药物突释,而在45 ℃时,由于C12熔点较低会发生相变,使体系得以迅速释放药物,具有良好的高温响应释药性能。通过不同温度的拉伸性能测试可知,在加入C12后,共混物仍能在不同温度下保持一定的力学强度。

    • 不同密度聚酰亚胺泡沫的制备与性能

      2017, 33(6):131-134.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23

      摘要 (76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制备了基于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BTDA)、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PAPI)及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聚酰亚胺泡沫,通过改变发泡时的环境压力,制备了不同密度的泡沫;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所制备的聚酰亚胺泡沫进行了结构与形貌表征,并对泡沫热性能和压缩强度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泡沫密度随着制备压力的增大而增加,泡沫密度为7.3~160kg/m3,红外光谱确认了目标聚合物的合成,泡沫Tg 不低于250 ℃,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经过250℃处理的泡沫的Tg 达到270℃,Td5% 达到404℃,均高于230℃处理得到的泡沫的性能。压缩性能测试表明所制备泡沫压缩强度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当密度为160kg/m3 时,压缩强度达到1.88MPa。

    • 含环氧基团三元共聚物纳米纤维的植酸改性

      2017, 33(6):135-139.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24

      摘要 (67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含环氧基团三元共聚物纳米纤维为载体,用植酸(PA)为改性剂,得到表面含有磷酸根基团的功能性纤维膜。研究了植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纤维膜改性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扫描电镜、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对纤维膜的结构与表面润湿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植酸浓度2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h时,改性得到的功能化纤维膜的铅离子吸附容量为60mg/g;改性后纤维膜的形态仍能保持微纳米级网状结构,其直径约为408nm,静态接触角为39.12°,呈现了良好的亲水性能。

    • 巯基聚芳醚酮超细纤维膜的制备及对Hg2+ 的吸附性能

      2017, 33(6):140-145.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25

      摘要 (66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酚酞基聚芳醚酮(PEK-C)为原料,经氯甲基化、硫代乙酰化,制备了硫代乙酰化聚芳醚酮(AcSMPEK-C)。以此为前驱体,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超细纤维膜,经脱乙酰基和酸化处理后,得到巯基化聚芳醚酮(SHPEK-C)超细纤维膜。差示扫描量热测试表明,该超细纤维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0 ℃;扫描电镜图像显示,纤维平均直径为570nm。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巯基化聚芳醚酮(SHPEK-C)超细纤维膜对水中Hg2+ 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该超细纤维膜对水中Hg2+ 的最大吸附容量为3.75mmolHg/g,吸附机理符合颗粒扩散和化学吸附机理共同作用。并且SHPEK-C超细纤维膜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 基于网络结构设计制备宽温域高阻尼聚氨酯弹性体

      2017, 33(6):146-151.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26

      摘要 (73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网络结构角度出发,设计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与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反应所制得预聚体为悬挂链,聚酯二元醇和TDI反应制得预聚体为弹性链,超支化H201作为交联扩链剂制备无规网络结构的聚氨酯弹性体。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以及正电子湮没寿命谱等表征其结构与性能,从自由体积、微相分离、氢键作用等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聚氨酯宽温域高阻尼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悬挂链含量增加,R 值(n(-NCO)/n(-OH))减小,聚氨酯的微相分离程度降低,相容性增加,氢键作用增强,自由体积增大,聚氨酯的有效阻尼(tanδ≥0.3)温域可达175℃(-60~115℃),为一种基于网络结构设计的新型聚氨酯阻尼材料。

    • 耐高温防腐隔热涂料的制备与性能

      2017, 33(6):152-156.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27

      摘要 (88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耐高温防腐隔热涂料在石化管道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文中以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为基料,通过复配具有优异隔热性能的空心玻璃微珠、低温熔融玻璃粉、润湿分散剂、消泡剂等制备了一种至少耐500 ℃高温的防腐隔热涂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导分析、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不同颜基比、空心玻璃微珠含量对涂料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颜基比为2/1,空心玻璃微珠占填料比例为40%时涂层综合性能达到最佳。

    • 热致液晶聚酯/聚醚醚酮复合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2017, 33(6):157-162.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28

      摘要 (73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热致液晶聚酯(VA)与聚醚醚酮(PEEK)共混后,通过熔融纺丝制备了热致液晶聚酯/聚醚醚酮复合纤维,并对复合纤维的热性能、聚集态结构、相态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VA 的加入能够降低PEEK 纤维的玻璃化温度和冷结晶温度,同时PEEK的结晶温度也随着VA的加入而升高;VA的加入有利于提高PEEK 的结晶性能,使得PEEK晶粒尺寸变大,晶面间距变小,晶体更加完善,晶区取向增强;随着VA添加量的增大,VA相逐渐由球状或椭球状向微纤状变化;随着喷丝头拉伸比的增大,VA相的长径比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添加1%和2%的VA后,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有少许下降,而当VA的添加量增大到4%后,复合纤维的总拉伸倍数提高,并且断裂强度有一定的提升。

    • 邻菲罗啉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对聚氯乙烯光学性能的影响

      2017, 33(6):163-167.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29

      摘要 (70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配体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合成以1,10-邻菲罗啉为配体的金属配合物产率的影响,并将以Zn2+ 、Al3+ 、Bi3+ 、Eu3+ 为中心离子的配合物添加到聚氯乙烯(PVC)塑料中,研究了其对PVC光学性质的影响。得到了制备相应配合物的最佳反应条件:1,10-邻菲罗啉浓度为2mmol/10mL,反应温度为50~70 ℃,反应时间为1~4h时,邻菲罗啉类金属配合物的产率最高。并且发现ZnP2、AlP3、EuP4 对PVC的透光率影响较小,荧光光谱表明,前2种可以有效地将紫外光转换为蓝光,而EuP4 可以将紫外光及蓝绿光转换为特征明显的红色光,而BiP4 对PVC薄膜的透光率有较大的影响(>10%),但其具有良好的转光特性。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锡氟磷酸盐玻璃复合材料原位成纤对聚丙烯的增强效果

      2017, 33(6):168-172.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30

      摘要 (62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锡氟磷酸盐玻璃(Pglass)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备低黏度高模量的PET基复合材料(PET/Pglass);以PET/Pglass或PET为成纤相,聚丙烯为基体,利用实验室自主设计的多级拉伸挤出装置,制得原位成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并研究成纤相形态及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PET 相比,PET/Pglass在多级拉伸挤出过程中原位成纤更容易,纤维长径比更大,分散更均匀,从而进一步提高聚丙烯的拉伸强度和模量,而且能保持聚丙烯较高的断裂伸长率,表明具有低黏高模的PET/Pglass对聚丙烯的原位成纤增强效果更显著。

    • Poly(VBMIMPF6)/BMIMPF6 离子凝胶的制备与性能

      2017, 33(6):173-176.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31

      摘要 (100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1-乙烯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VBMIMPF6)为单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为溶剂和电解质,并以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为交联剂,采用原位紫外交联的方法制备出了一种新型聚离子液体基离子凝胶电解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流变性能、力学拉伸和电化学交流阻抗等手段,考察了离子凝胶电解质的微观结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离子凝胶具有很高的储能模量(104~105 Pa),且温度200 ℃内储能模量基本保持不变。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体系具有很强的力学性能且拉伸强度达到105 Pa数量级。电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室温下离子凝胶具有很高的电导率(10-4~10-3S/cm),且电导率随BMIMPF6 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 聚电解质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2017, 33(6):177-183.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32

      摘要 (87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中综述了聚电解质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探讨了聚电解质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此外还着重介绍了聚电解质-表面活性剂复合物、层层自组装膜、聚电解质微纳胶囊在药物缓释以及聚电解质在改善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方面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如何开发特定结构的聚电解质,利用聚电解质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实现对聚电解质形态结构的实时和有效控制是聚电解质科研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

    • 激光选区烧结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2017, 33(6):184-190. DOI: 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6.033

      摘要 (70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激光选区烧结(SLS)是一种增材制造技术,它利用激光逐层烧结粉末并叠加的原理来成形复杂制件,具有材料广泛,无需支撑以及成形精度高等优点。然而,其成形过程中无外力驱动的特点,造成制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孔隙,使制件性能通常低于传统模塑件。因此,国内外学者提出利用各种纳米填料来增强SLS制件的性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已成为本领域研究热点。文中重点介绍了各种用于SLS技术的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编辑出版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编辑部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
电话 :028-8540 1653  E-mail:gfzclbjb@163.net; gfzclbjb@vip.sina.com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